却说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一回,晴雯不慎摔坏了扇子,与宝玉争执不休,袭人插话相劝,反被晴雯讥讽,宝玉一气之下要将晴雯驱逐出院,袭人等苦苦相劝,正巧黛玉来怡红院,见状急忙“劝架”,笑道“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?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?”“这日正是端阳佳节,蒲艾簪门,虎符系臂。”
由此可见,在《红楼梦》中,人们过端午节也有吃粽子的习俗。至于这“蒲艾簪门,虎符系臂。”“蒲”是菖蒲,“艾”是艾草,将菖蒲插在门上,有驱邪、辟邪之意。“虎符”是用绫罗布帛等制成小老虎形的物件,将“虎符”系在手臂上,有驱邪、辟邪之意。
(相关资料图)
此外,《红楼梦》中还有打“平安醮”(一种法事活动)、赠扇子、佩戴香袋等习俗。第二十八回,袭人道:“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,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,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,唱戏献供,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。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。”说着命小丫头子来,将昨日所赐之物取了出来,只见上等宫扇两柄,红麝香珠二串。第二十九回,贾母就带着宝玉、宝钗、黛玉以及一众贾府女眷到清虚观打醮祈福。
端午节又叫“五毒节”,在这日,人们要避毒,一些有权有势的家族会到道观中打“平安醮”,以祈祷平安。
贵妃所赐“宫扇”、“红麝香珠”更有讲究。扇子是节礼,端午节在农历五月,此时已到盛夏,用来扇风纳凉,还可驱虫,是古人在盛夏时节必不可少的物件。扇与“善”谐音,蕴含着奉扬“仁风”寓义。据《唐会要》记载:唐644年端午,为“庶动清风,以赠美德”,唐太宗分赐给长孙无忌和杨师道御题正白扇二枚, 开创了端午赠扇这一风气。宋理宗时杨太后,诗云“近臣夸赐金书扇,御侍争传佩带香”,可见南宋朝廷依然赠扇为礼。
红麝香珠是用麝香等配料做成的红色珠串,和香袋一样属于节礼。第二十四回,“凤姐正是要办端阳的节礼,采买香料药饵的时节,”贾芸因想在贾府中谋一份差事,于是买了一些冰片、麝香讨好王熙凤,说道:“往年间我还见婶子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,别说今年贵妃宫中,就是这个端阳节下,不用说这些香料自然是比往常加上十倍去的。因此想来想去,只孝顺婶子一个人才合式,方不算遭塌这东西。”一边说,一边将一个锦匣举起来。端阳节就是端午节,古代的世家大族在端午节时会购置大量的名贵香料,用来制作香袋。
“弄尘复斗草,尽日乐嬉嬉”白居易笔下的“斗草”,又称“斗百草”,亦是古代端午习俗之一。不过,从宋代开始,从清明节前后一直到夏季期间,人们都可以进行斗草活动。《红楼梦》中,在宝玉过生辰一回中,香菱和芳官等人在大观园中采集了一些花草,然后坐在花草堆中斗草。斗草分为“文斗”和“武斗”两种。香菱等人玩的斗草就是“文斗”,即比谁采的花草种类多,谁知道的花草名称多,谁就会获胜。“武斗”一般比较的是草的多寡、韧性、长短等,也有双方以草茎相拉拽,断者为负。“海燕未来人斗草,江梅已过柳生绵”,“疑怪昨宵春梦好,元是今朝斗草赢”,李清照、晏殊都有过生动传神的描述。
写尽世间百态的《红楼梦》让我们看到了那些渐行渐远的习俗。第三十一回,“午间,王夫人治了酒席,请薛家母女等赏午。”“赏午”并不是简单地吃一顿午饭而已,在端午这一日,家人们会聚在一起吃午饭,喝雄黄酒,吃粽子,赏石榴花等。这些习俗放在一起,称为“赏午”。古时端午节又称“女儿节”,这日,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过节,俗称“躲端午”。
除此之外,古代的端午节还有赛龙舟、悬挂钟馗像、游(散)百病、沐浴等习俗。
隔里不同俗。为避毒驱邪,北朝隋唐时期,济南流行悬挂五时图、佩戴长命缕、宛转绳等民间习俗。《酉阳杂俎》记载,北朝妇人“五月进五时图、五时花,施之帐上。是日又进长命缕、宛转绳,皆结为人像带之。”所谓“五时图”,就是在纸上画蛇、蝎、蟾蜍、壁虎、蜈蚣,也称“五毒符”。
“采莲握碧筒,把钓羡银鲫”。独具济南特色的是,一些高雅的文人士大夫还会在端午节作“碧筒饮”。大明湖上的荷花娇艳盛开,文人们把湖中的莲叶折下来盛上美酒,然后用簪子将莲叶的中心部分刺开,使之与空心的荷茎相通,然后从荷茎的末端吸酒喝,这就是至今都被人们津津乐道的“碧筒饮”。
自明清始,给孩子戴香包、手腕上系五彩丝线是济南端午节普遍流行的习俗。(《济南通史·明清卷》)。“香包襟上戴,娃娃逗人爱。”香包是用棉织品和丝线绣成的,包里除了装些雄黄、苍术外,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,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;五彩线俗称“长命线”,兴起于汉代。应劭《风俗通义》记载:“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,名长命缕,一名续命缕,一名辟兵缯,一名五色缕,一名朱索,辟兵及鬼,命人不病瘟。”五彩线是用5种颜色的丝线捻成,而这5种颜色必须是青、白、红、黑、黄,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,这五色分别代表木、金、火、水、土。同时,象征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,蕴含着五方神力。
济南有些地区还有“踏百草(采药)”和“焚故药”等习俗。如今,融入我们生活中最亲切的莫过于吃粽子、插艾蒿等。节日美食,花样翻新。“不效艾符去习俗,但祈蒲酒话升平”,端午更多的是祈愿祝福。
“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。”在中国历史上,一个人与一个节日、一个民俗有如此密切的关系,恐怕只有屈子。
“长叹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”,至今回响着他沉重的叹息。“扈江离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”;“惟草木之零落兮,恐美人之迟暮”“和调度以自娱兮,聊浮游而求女”,他用美人、香草以喻君子,恶木秽草以喻小人,开辟了“香草美人”的传统。
在后世文坛上,汉乐府“江南可采莲”,《洛神赋》中美丽女神,陈子昂“兰若生春夏”,杜甫“绝代有佳人”,苏轼“天涯何处无芳草”,都以“香草美人”为胚胎,所展现的“求索”精神更为后世景仰和追求。
草木零落,美人迟暮,怀着激愤、孤冷和绝望,屈子纵身一跃而化为永恒。汨罗江畔,衣袂飘飘,秦时明月不复见,楚韵离骚犹在耳。
归去来兮,芳草美人屈子赋,冰心洁玉大夫诗。
岁岁竞渡,年年粽香,每一个节日无不是对历史长河的深情回望,是民俗文化的展演,是民族精神的洗礼和升华。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虽九死其犹未悔。穿过那片清香溢远的橘林,穿过楚天万里清秋,屈子孜孜以求的“美政”理想正渐行渐近如其所愿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