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度 独立 穿透
好赛道还要硬实力!
作者:李欢
(资料图)
编辑:吴双
风品:令煜
来源:首财——首条财经研究院
医改大潮滚滚向前、国产替代势不可挡,激活医疗大市场,英雄辈出不问出处。
这不,成立6年、刚实现初步商业化的艾柯医疗也吹响了IPO号角,向科创板发起冲刺。价值成色咋样、胜算几何呢?
1
三年累亏2.28亿 商业化迟滞?
公开信息显示,艾柯医疗成立于2017年,作为2022年度北京市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”,在神经介入领域有着深厚技术积淀,是国家神经血管取栓支架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。
乍看足够前沿高端,符合科创板调性,然看向业绩着实羸弱了些:
截至2022年底,主营业务收入仅89.15万元。2020至2022年,分别净亏损-3572.44万、-8945.01万、-1.03亿,三年累亏2.28亿元。
若扣除政府补贴、投资理财等收益,为-3696.75万、-9593.30万、-1.06亿。堪称流血上市。
对于持续亏损,艾柯医疗解释称,一方面公司自设立以来即从事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,该类项目研发周期较长且在实现商业化前需要持续投入,报告期研发投入较大;另一面公司核心产品Lattice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等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于2022年陆续获批,并于2022年12月起形成销售,尚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,营业收入规模较小。
简言之,研发周期较长、产品商业化迟滞。
商业化落地慢除了导致亏损,也意味着公司须借助外部“输血”。2020年至2022年,企业研发费为2686.83万、6751.42万、5772.19万,占期间费用比为72.78%、69.73%、54.19%。
2
研发费低于同行 销售费之问
即便如此,艾柯医疗2022年的研发费仍在可比同行中最低。同期,惠泰医疗为1.75亿,微电生理-U为7693万,心脉医疗为1.38亿。
由此,艾柯医疗IPO也有急迫一面。
但看向基本面,多久烧出盈利能力仍存疑问。
一方面,除上述商业化产品外,企业其他产品仍处研发阶段。另一面,商业化产品也面临打开市场、迅速起量难题。2020年至2022年,艾柯医疗销售费为0、0、651.38万。
换言之,艾柯医疗的销售团体刚组建一年,对比上述89.15万元的主营收入,超650万的销售费投入是否过于豪横?成效咋样?
诚然,团队渠道组建伊始花钱的地方很多,可看看上述连续亏态,多些精细化、精准度打磨总没有错。
3
低价入股质疑 有无利益输送?
内控方面,舆论也有审视点。
比如员工持股平台低价入股质疑。招股书显示,艾柯医疗成立以来先后经历了七次增资,两次股转。至2021年11月,人保基金、泰康人寿增资时,注册资本已升至90.90元。
这个过程中存在两次低价增资。
一次是2021年5月,其员工持股平台北京艾驰以1元/注册资本注资198.03万。
另一次是2022年12月,员工持股平台上海远霁以1元/注册资本注资94.7853万。
而2021年12月的增资扩股中,人保基金和泰康人寿以90.9元/注册资本的价格投资艾柯医疗,这也是艾柯医疗申报IPO前最后一次引入外部股东。粗略计算,此时艾柯医疗整体估值已达38.3亿元。
如此价格落差是否公允、有无利益输送可能?
据招股书,吕树铣、吕怡然父子为艾柯医疗实控人,直接持股比合计仅4.64%,但通过上海蔼祥、北京艾驰、上海远霁间接控制39.76%股份,合计控制公司44.40%表决权。股权穿透后,吕怡然为北京艾驰最大受益人。而上海远霁主要受益人除吕怡然外,还包括公司核心技术人员TAI DAC TIEU、董事郭瑞久、副总裁吕雅萱。
本文为首财原创
标签: